[成功评奖查询系统]
首页 » 课题文章交流 » 心 灵 彩 虹
心 灵 彩 虹
发布日期:[17年前 (2007-06-04)]浏览次数:[1348]
心 灵 彩 虹
——成都市凉水井街小学“家校合作共促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研究”
 
    一、研究背景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的最关键时期是处于身心发展变化快的小学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里,孩子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困惑,如:学习障碍、亲子关系、行为习惯、人际交往、青春期等等。其形成和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其中主要包括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及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而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生活空间,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长与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校根据对教师、家长、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及我校心理咨询室收集的大量案例分析显示:目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部分症结来自于家庭。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竞争给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带来冲击。父母的高要求及家庭的各种问题给孩子们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影响力,甚至演变成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而与此同时,很多父母并不清楚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不知如何有效的改善亲子关系,不知如何有效的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有效且必要的心理教育的同时,更要指导家长获得教育孩子的正确观念和方法措施。
     因此,我们认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去努力,以教师和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方式影响孩子,创造一个宽严有度、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给予孩子正确的辅助和引导,给予他们必需的心理力量的支撑和帮助。我校就是要通过课题研究,由家长和老师共同合作,架设起照耀儿童心灵的绚烂彩虹,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大心理支撑。
 
      二、具体实施
    1、教师培训:早在2002年7月,我校就有两位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此后,学校经常性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交流,进行案例研讨,同时也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心理教育研讨培训观摩活动。
    2、组织管理:2002年9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10月成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家长、学生开放;2003年1月,成立了学校心理课题组,成员有12人,确立《家校结合共促儿童心理健康》作为研究课题。(附1:课题组活动情况)
    3、2003年9月起,以三年级为起始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并在朝会、队会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相互听评课、观摩研究。(附2:研究课教案)
    4、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面向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努力实践“做家长孩子的知心人”。每次均有详细记录,并严格保密。(附3:咨询案例)
    5、每学年初专门举办新生家长学校并发放一封信(附4),不定期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在校园、社区开展义务心理咨询,举办“心灵彩虹”沙龙,让家长在“六一”节给孩子写一封信作为礼物,开设心理网页、热线咨询等,并且举办向家长开放的心理健康课,让家长参加课堂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家长参与,和老师互动合作。
 
    三、初步成效
    随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学生、教师、家长,在积极参与的教育活动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获得心理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最集中的表现是个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会适应、会发展,能够承受各种压力,迎接各种挑战、在竞争中获胜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受益。
我们培养了以心理课题组成员为主的,具有一定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心理辅导技巧的骨干教师,带动了其他教师(约占2/3),形成普遍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养方式。我们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班队活动、家校沟通等途径,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实实在在使儿童受了益。
教师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也是自我心理暗示的过程,不仅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懂得教育艺术,善于用科学的心理方法教育学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得到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理赋予我们积极的心态,从而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校园氛围、家庭氛围,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充盈着幸福感。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成效,在2004年区级层面课题研究陷入实质性瘫痪后,面对我校教师极高的科研热情和已逐渐形成的关注儿童心理的良好氛围,为了更加务实而持久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随即转入了一种自觉的、踏实的、常态化的研究。我们将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结合与教研结合,成立微型课题组,每周进行小组活动,每月进行大组研讨活动,活动有案例分析、研究课、量表测量分析、小型培训、论文交流……形式丰富、生动、高效。教师十分投入,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心理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修养,掌握了许多心理辅导技术与策略,管理班级课堂更加轻松有效,师生关系得到改善。这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科研所倡导的不问名利、只求实效的科研精神。
 
    四、困惑和期待
      在前几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研究工作中,我校由于失去了上一级课题组的组织和领导,总有孤立无援的感觉。缺乏专家定期的指导引领,缺乏与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的交流,我们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后继无力。这也是我校积极申报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的原因。我们期待得到更高层面的关注和支持,期待得到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引领,期待与先进学校加强交流与合作,期待我们教师和家长能受到更为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辅导策略技巧的教育培训,期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非常感谢总课题组批准了我们的申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更高的研究交流的平台。相信我们会在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支持下,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真正为孩子健康成长架设起绚烂的心灵彩虹。
 
 
 
                                   成都市凉水井街小学
                                       2007年4月
                                   执笔:许薇、韩晓英

附1:课题组活动情况:
 
    2003年6月,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及案例评选,选送论文12篇,其中9人获奖,二等奖1名,三等奖8名。
2004.09  新生家长培训会、订计划。
2004年9月,第三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选送论文15篇,其中12篇获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2名;学校获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奖。
2004.10  进行获奖论文、案例分享交流。
    2004.11  案例分析会(主题:低段儿童人际交往技巧)
    2004.12  班主任培训(主题:与家长交往的技巧)。
    2005.01  研究阶段小结。
    2005.03  教师气质测量(目的:教师了解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学习文章《教师情绪的自我调节》。
    2005.04  心理研究课交流(听评课)。
    2005.05  案例分析会(主题:青春异性同学交往技巧指导)。
2005.06  课题组成员专家培训会(主题:心理辅导策略)
         编辑《思与行——心理健康教育专刊》
    2005.09  订计划、主题讨论:儿童的自我保护。
    2005.10  新生家长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2005.11  “心灵彩虹”沙龙(探讨主题:家长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失落问题;家长与孩子的交流问题;与同学同伴的交往问题)。
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选送15篇,获奖7篇。
    2006.03  课例组例会
    2006.04  心理研究课(听评课)
    2006.05  心理辅导研讨,期末家长会咨询活动分组讨论
    2006.06  家长会后举行“儿童教育交流咨询”
2006.09  新生家长学校
2006.10 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选送16篇。
2007.1  家长会后举行“儿童教育交流咨询”
2007.3  讨论制定新的研究方案,申报子课题
 
 
附2:心理健康研究课教案
思维训练——换位(角度)思考
一、道教太极图的启示
师在黑板上画出太极图。知道这是什么图吗?
    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举例说一说。如:
    白天与黑夜是交替出现的,世界总是一半是白天,另一半是夜晚;
    世界上的事物绝对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任何万物是相辅相承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要极端地看待人和事,因为物极必反。    ……
    师小结:这是一种思维方法,它巧妙、客观,能使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处乱不惊,以平常心待人对事。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谁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讲一讲。其他同学听一听,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好事和坏事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化的。
    三、还有类似的故事吗:如:老太婆有两个女儿分别卖布鞋、雨伞的故事。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师:换角度思考问题,会使自己走出情绪的困境。
四、教师读一个案例:换座位的风波。
(着重读出该同学的内心感受)
    师:掌握了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你总能从好事中找到清醒剂,从烦心事中找到开心剂。让自己得意时不忘形,遇到挫折时能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很快走出困境。
    六、举出自己的例子
如:1、生活中有没有成功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走出困扰的实例呢?
    2、有没有取得成绩反而不开心的事呢?
    七、帮帮他:有谁能讲一讲自己的烦恼?
    请运用今天掌握的思维方法帮帮他。
    师:通过本节课的交流,你们已经有了初步辨证思维的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使用,养成好的思维习惯,让自己越来越聪明。
板书设计:                 人(换位思考)
                 正确对待               
事(换角度思考)
附3:心理健康咨询案例
家庭人际关系不适的辅导案例
辅导对象:女孩,11岁                            辅导老师:韩晓英
学生自述:父母离异,母亲限制其与父亲通话、见面,时不时还在孩子跟前说父亲的不是,并告诫她对男性要警惕。久而久之,孩子对男性,包括舅舅、妈妈的异性朋友、男老师都心存戒心。有时,明明喜欢谁,却正话反说,出口伤人。
分析:该生已经在母亲畸形的教育下,形成了对异性的敌对心理。其实,这是个性格开朗,面容姣好,成绩优异的小女孩。但如不及时正确引导,会导致孩子“猎物心理”的形成,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也许会致使将来不能正确对待婚恋,会生活不幸福。
心理治疗方法或建议:
1、改变认知疗法:明确告诉她,妈妈在她跟前说爸爸是不对的。世界上的男性好的是大多数,坏的是极少数。父母离婚并不能说明谁是好人,谁就是坏人。离婚了,他们还是爱你的父母。妈妈认为爸爸不好,可后来和爸爸结婚的阿姨却觉得爸爸很好,因此,好坏是相对的。进一步说,即使是爸爸不好,也不能说明所有的男性都不好。看人要看优点,要学会赏识他人的优点,接纳别人的缺点。还要学会称赞别人。
2、行为疗法:去体会生活中异性(如舅舅、叔叔、男老师等)的优点,学着去赞美他们。每天去称赞一个人,写下自己的体会。
该生家长来访:
家长自述:女儿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地伤害周围的亲人,让大家非常伤心:和姥姥、舅舅说话很不耐烦;犯了错误死不认帐还赖人。关心她的叔叔批评她几句就又哭又闹再不理人……,骂也骂了,谈也谈了,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分析判断:女孩的母亲在她两岁时与其父离婚,妈妈在外地工作,其女一直在姥姥家长大。妈妈是娘家的经济支柱,舅舅没有工作,姥姥又瘫痪在床。交谈中母亲承认自己的榜样不是做得很好,经常骂弟没出息,对母亲也少有时间关心,女孩将母亲作为榜样,好的坏的一起学过来。因此要改变孩子必须母亲带头改变。
心理治疗方法或建议:
让家长知道,大多数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教”出来的。必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家庭疗法建议:
1、每次回家,主动为母亲作按摩,让女儿做助手。
2、每次和女儿通话,让女儿代关心的话给姥姥。
3、当着女儿的面和弟弟心平气和地谈一次,要为过去的言语向弟弟道歉。
反馈:通过咨询辅导这个女孩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家长老师均感欣慰。

附4: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朋友:
    您好!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您的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您的心中一定怀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多年来的期许!您和学校将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们迅速长高,收获越来越多的知识,明白许许多多道理。看到他们快乐地生活,您一定充满欣慰、自豪与满足。
    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困惑与困难。如:学业障碍、人格障碍、同伴交往障碍、亲子关系障碍等。总之任何一个问题若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孩子的自信心受挫、情绪低迷、自我封闭、厌学等现象,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室成立已四年,其宗旨是为在校学生、家长提供心理教育服务,做学生和家长的知心朋友。四年来已接待学生、家长四百多人次。孩子们在这里倾诉自己的烦恼,得到有效的指导;家长与老师在这里倾吐交流儿童教育的心声心得,探讨亲子教育、学校教育的良好方法,共同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这里巧妙结合,达成共识。
我校心理咨询室是孩子们的爱心小屋,是家长朋友的知心园地。欢迎大家光临!
咨询室是学校为全体学生、家长、教师专设的公益机构,不收取任何报酬,旨在奉献。由经验丰富的咨询老师诚心为大家服务。相信“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这个共同的目标,只要走进这爱心小屋,一定会有收获。
咨询室地点:教学楼一层
开放时间:周一、三、四下午4:00—5:00(家长开放时间)
                          5:00—5:40(学生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85546039-8020   88859779
 
 
   附件:                   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喜欢孩子,深爱孩子。
    孩子使你忘记工作的疲惫。他们就如花朵一样生机勃勃地开放着,令人心旷神怡。
    孩子的眼睛使你回归自然。黑亮的眼睛如一汪清泉流淌着人的本真,令人平静清爽。
    孩子的笑使你忘却烦恼。清脆的笑声中没有一丝杂音,令人放松舒畅。
    但在阳光明媚的清晨,你看到了愁眉不展的少年。你的心不由地在痛。孩提时代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却不曾想过已有不快侵染他们的心灵,已有愁云笼罩他们的头顶。
    “你们大人什么时候能听听我的想法?”“我的快乐在哪里?”“妈妈凭什么打我?”“我不喜欢画画,爸爸为什么总逼着我上特长班?”“我的生活没有一点自己的设想。”“我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地飞翔?”“我只想让爸妈听听我的心里话。”“家长了解我们做孩子的感受吗?”“我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吗?”……每一个字都是孩子的切身感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问号,每一个词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就特殊在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有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虽小,但有自己的心理世界,而你忽略了这一点。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以功利性的价值取向来爱孩子。你在现实地活着,自以为正确地犯着错误,自以为是爱地伤害着孩子,同时也在残忍地抹杀着孩子心灵的纯真和天性的快乐。孩子的心,出现了荒芜、困惑和痛苦。你想给孩子一生的幸福,但孩子真能幸福吗?
    每一位做父母的,沉下心来问问自己:到底想给孩子怎样的幸福?每一位做父母的,静下心来想想:究竟该怎么关心孩子的成长?是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是只注重孩子的物质?还是身心并重?每一位做父母的,细细思索:孩子的快乐只有一点吗?孩子的世界只有成绩吗?孩子的生活可以由他自己来主宰吗?孩子坚强吗?孩子豁达吗?孩子是否在离开你以后可以独立地照顾好自己?
    其实,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遇事沉着,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慌乱无主,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毕竟,如果并非先天俏丽,我们就要接纳并张扬自己,至少我们要自信;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实,我们也要换一种心情生活;无论成功的峰巅多么诱人,我们也要懂得生命中的坚强和柔韧;无论成功与否,我们都有权利体悟万物的彼此呵护;无论多么忙碌,我们都要学着在幸福亲情的隧道徜徉。而这一切都源于自信、乐观、坚强、豁达的心理。但这种素质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重视、培养。
    行动起来吧!孩子的幸福就握在你手里。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痛苦不堪,就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脆弱无助,就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编辑:中国学校教育网